在今年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中,罗甸共接收了来自贵州省内各高校的10名志愿者,为更好地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团罗甸县委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做好志愿者的“服务者”。
首先,积极争取资源,获取党政支持。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团县委)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团县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对志愿者工作组织领导。
其次,出台多项举措,规范管理。先后出台了《罗甸县“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联系制度》、《罗甸县“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等,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的职责。同时,成立罗甸2011年“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队,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协助志愿者的日常联系和管理,并搭建QQ群、微博、黔信通等交流平台加强联系和沟通,还将定期编撰《罗甸“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工作简报》,及时汇总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再次,加强教育培训,彰显人文关怀。团县委组织力量加大对今年新上岗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培训力度,对所有志愿者着重进行罗甸县情、安全教育、基层工作的特点与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服务单位支持,为志愿者提供较为优越的工作和服务环境,使全体志愿者“来得安心、干得顺心”。
在今年的培训中,还充分利用华南师范大学赴罗甸县挂职副书记汪江峰所在高校的资源,结合该校心理学优势,建立志愿者心理健康监控机制。通过引进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编制的专业心理健康问卷,在志愿者上岗前,以问卷形式对全体志愿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根据施测结果,经过专业的分析和对比,全面掌握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根据专业评定标准,对全体参加测试的志愿者给出分级评定,根据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程度,在服务期间给予不同程度的重点关注,并将全程对志愿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对有心理健康异常的志愿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此外,还将大力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通过在线心理辅导、短信发送心理健康温馨小知识等,使志愿者尽快转变角色,尽早融入基层,尽快开展工作。(团罗甸县委挂职副书记、华南师范大学 汪江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