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团东光县委副书记虞强的组织下来到位于河北安平县台城村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并走访慰问了台城村部分老党员。
由安平县城出发向西南走约3.5公里,台城村入口处牌楼上的醒目大字“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显示出这个小村庄的不寻常。1923年4月,经李大钊介绍,弓仲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派他回故乡安平县台城村,着手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回乡后,弓仲韬在村中创建了“平民夜校”和农会,从中培养党的积极分子。1923年8月的一天,在“平民夜校”的桅灯下,面对鲜艳的党旗,弓仲韬和两名新党员弓凤洲、弓成山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直接受中国北京区委领导,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一年后,安平县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县委--安平县委。从此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斗争的火种就在冀中、冀南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在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扬州大学社会实践的队员们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详细观看了反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深刻了解了“两个第一”诞生的艰辛历程,他们对弓仲韬等老一辈的革命家的大无畏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仰。“参观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始于人民,历史成与人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暑期实践团成员吴云龙激动地说。
社会实践队员们还与台城村老党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认真聆听了老人对硝烟往事的回忆。对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感受和体会,学生们表示,要进一步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传承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在革命先辈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现代大学生的使命。”暑期实践团队队长江波说。
小分队成员还将赴沧州献县马本斋纪念馆等参观学习。
(团东光县委副书记、扬州大学挂职团干 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