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下来每天县里有10来万流向外地。”这是一位多年经营蔬菜生意的批发商给我的答案。山西省绛县地处晋南运城市,是山区县(70%是山区、18%是丘陵)、农业县,目前,苗木、山楂、樱桃、草莓等发展有一定规模,其中“维之王”牌山楂、草莓、胡萝卜果脯是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然而,经过调研,当地的蔬菜市场却基本上被周边的曲沃县、闻喜县、新绛县产品所占领,本地产蔬菜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团县委书记领衔,广泛动员县农委、乡镇团委书记、分管农廉的大学生村官、有多年营销经验的批发商、大棚种植户等,开展摸底调研、分析现状、提出建议,形成《绛县蔬菜销售市场的现状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并欲向县人大常委会提案,希望能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县提供参考,这也是积极响应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号召的具体行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绛县,已多次开展下乡镇调研、走访农户、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工作。4月中旬,团县委研究制定了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施方案,之后通过人人网、新浪微博等方式面向全国大中专学生发出邀请。七一当天,两位来自西子湖畔的大学生(都曾在美国留学、一位即将赴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到达绛县资助了三名儿童,给他们带来了慰问金、文具、书籍等(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母亲高位截瘫、去世、有神经性疾病)。随后,复旦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等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等,以及来自江苏、浙江的志愿者60余人在暑假期间陆续抵达绛县,开展系列活动。绛县县委高度重视,把该工作列为全县7月份重点工作之一。绛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百选批示,希望团县委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有效模式。还有一些志愿者无法到达绛县,纷纷邮寄来图书、玩具等物品献出自己的爱心。根据规划,今年9月“网络志愿者爱心书屋”将在绛县郝庄乡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随手送书”农家书屋也将在绛县陈村镇建立。
动员整合社会力量,积极融入驻地服务建设,团县委通过多种渠道争取活动资金,目前已有廉洁文化示范校园建设赞助经费1万元、山西省全球预防艾滋病基金2万元、浙江理工大学团委基金7千元、农村团支部示范基地建设经费1万元、2011-2014年度高考中榜困难学生资助金2万元陆续到账,这为绛县团委更好地服务青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共青团绛县委员会副书记 浙江理工大学挂职干部 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