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每人每餐的伙食费,只有1.48元;他们,每顿能喝上土豆汤,吃上两个馒头,就觉得很满足;他们,每天都在猛烈的大风和漫天的沙尘中学习、生活、成长;他们,是内蒙古化德县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不光是物质上的关心,更应该是心灵上的关怀;不光是短期的帮助,更应该是长期持续的关爱。化德县团委针对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中管理缺位、捐助活动公开透明度不大、有限的社会资源无法集中对困难群体进行更有效救助、时间成本大、公信度低等问题,正努力尝试探索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新模式,创新关爱农民工子女运行平台和机制。
目前,在化德县团委挂职的副书记刘志颐同志积极开展与北京“爱心接力网”网络平台合作,筹备开通了“多e点爱,多爱e点”关爱活动的专项网站(www.aixjl.com),通过展出受助农民工子女的照片和心愿卡,及在北京甚至全国各高校开展巡演活动,发动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成为爱心义工,通过网络“日言一善”的方式,每天在网站上点击一次就获得5分的虚拟爱心积分,就相当于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捐助了一个鸡蛋,所得虚拟爱心积分即可换成爱心基金捐助一对一受助农民工子女。具体爱心基金来源于个人和企业直接捐助的爱心基金及本专项网站的广告经营收入,爱心接力网把相应的爱心基金汇给化德县团委,由团委统一向希望小学各班级发放鸡蛋等爱心物资,并将孩子们受资助情况及时在爱心接力网站公布,接受广大爱心义工监督。这样既能解决社会捐助的来源问题、公信力缺失问题,还能提高善款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能保证关爱活动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通过“多e点爱,多爱e点”关爱活动的专项网站,关爱不再因距离、时间而滞后,现在只要动动我们的键盘,指尖间就能实现我们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关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关爱,可以点燃孩子希望的灯;关爱,可以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关爱,化德县团委在创先争优中行动。(共青团化德县委员会副书记,中央民族大学团干部刘志颐) |